55直播

两年蹿升近80位,三五年超国足?印度足球还是纸老虎

时间: 来源:足球直播

体育大生意第 1589 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文|黄诗旋

体育大生意记者

公元1888年,即光绪十四年。户部在忙着筹银子,来凑齐修建颐和园、黄河决口等缺口达1277万的预算;光绪迎娶了慈禧立胞弟副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立为皇后,再封他他拉氏姊妹为瑾嫔、珍嫔;30岁的广东仔康有为在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写五千多字《上清帝第一书》,请皇帝及时“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

同样是公元1888年,在不远处的印度,成立了亚洲最古老的足球俱乐部巴干俱乐部。同年,印度度兰杯成立,成为仅次于英国足总杯的古老杯赛。

在中国的少年们挽救国家危亡之时,现代足球已经开始在印度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了。虽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印度足球一落千丈,但是璀璨的历史和近年来“开挂般”的发展,让人为中国足球捏了一把汗——国足5年前1-5惨败给泰国,印度媒体喊出的“3-5年赶超中国”,目前效果如何?21年后的首个“龙象之争”,到底谁为刀俎,谁为鱼肉?印度足球队这只“蓝色的老虎”,真的已经苏醒了吗?

印度两大足球联赛机制混乱

因为起步早、人数多,印度足球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一段光辉璀璨的时期,在亚洲独领风骚,甚至有着“亚洲巴西队”之称。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光着脚踢球的印度队与欧洲劲旅法国队势均力敌不分伯仲,直到最后才因两度失点遗憾败北;1950年巴西世界杯,印度杀入决赛圈,但传说因为不满国际足联要求“必须穿鞋”的规定,拒绝参赛;1951年的印度亚运会,印度最伟大的教练拉希姆开始执教,并带领球队先后击败阿富汗、伊朗,捧夺金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印度历史性加冕第四名,也成为第一支进入奥运会男子足球项目半决赛的亚洲球队。

印度选手赤脚参加球赛

1962年印度队在雅加达亚运会成功登顶后不久,功勋教练拉希姆与世长辞,印度足球也开始逐渐走向落寞。而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还有两点原因。其一是板球运动的主流地位。在印度,板球处在国球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实力都有目共睹。而板球在其国内的商业化程度也很高,极大程度挤压了足球发展的空间。

其二则是宗教文化的束缚,导致印度足球乃至体育的发展均受到严重阻碍。在印度文化中,运动员属于“下九流”的职业,被社会绝大数人所摒弃。而偶尔出现天资卓越、思想开放的年轻人,又因为印度社会“个体”缺失、“集体主义”霸凌般的现状,常常被其家人和部族人扼杀在摇篮里。在这样的社会风潮下,印度人从事体育运动少之又少,更何况并不受欢迎的足球运动。

体育受文化制约

1996年,印度全国足球联赛成立,每年的一月到四月之间进行比赛,但好景不长。基础设施糟糕,专业素养缺乏,连俱乐部都因为金融危机而举步维艰。2007年,印度足球甲级联赛取代了原有的印度全国足球联赛,成为印度国内最高级别的足球联赛。2008年,第二级别联赛成立。

印度现代足球的转折点是2013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国足败北泰国后,印度媒体喊出的那个“三五年赶超中国”的口号;其二则是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联手印度首富信实工业集团的老板安巴巴在2013年末推出了印度足球超级联赛。

印超联赛吸引众多球星

该联赛以其真金白银的投入,迅速成为世界足坛过气球星捞金的沃土。包括皮耶罗、路易斯-加西亚、特雷泽盖、皮雷、卡洛斯等球星都远赴古老的印度效力。大牌效应立即改善了上座率的问题,据官方统计,虽然大多比赛都在工作日进行,但联赛平均上座率还是提高了400%,在第二个赛季的时候,场均上座人数达到了26376人。

事实上,印超的赛制并不主流,由8支球队参与,没有升降级机制,联赛前四球队晋级半决赛的比赛,在10月-12月举行,并会由季后赛决定冠军归属,是一种参考NBA模式的商业联赛。并且,它并不在印度官方足球联赛体系之中。也就是说,印度甲级联赛和印度超级联赛目前处于并行状态,一名球员能同时效力于两个联赛,由此来增加比赛场次延续状态。

但是,即使“并行”,两个联赛的相处也并不“和谐”,甚至在争夺球员上暗自发力。一些球员与印超俱乐部签约后,原来联赛的俱乐部却拒绝和他们续约。因此,他们除了两个月半的密集赛程外,有近10个月时间无球可踢,也因无法保持状态被国家队放弃。与此同时,两大联赛的时间也几经修改,在2017-18赛季,两者都在2017年11月开始,中间只隔了8天。

另外屡遭诟病的则是过于密集的赛程。印超联赛仅有两个半月,一支球队平均每周要踢三场球。而八支球队分散在印度各地,球队还要遭受长途跋涉的困扰。前利物浦球员加西亚就在接受采访时对密集赛程大倒苦水:“我们在设法适应长途跋涉的忙碌和劳累。一周需要踢三场比赛,虽然我希望全部都出场,但是也不得不休息一场比赛。”

印度国家队训练

印度足球的联赛模式迫切需要宏观调控,印度足球也曾设想过将两大联赛的部分球队合并,再额外增加球队组成新的联赛。但是这一举措也将面临巨大的困难,除了同时效力于两大联赛的球员所有权的交割问题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遗产和外来财力的直接碰撞与冲突。虽然默多克在未来十年将投入2.5亿美元至3.3亿美元来打造印度联赛,但混乱局势一直延续的话,球队青训必然也兵荒马乱,印度足球也很难有什么光明的未来。

举国之力发展国家队梯队

联赛虽然一塌糊涂,但印度国字头的球队,似乎从表面上看来有点重振当年雄风的样子。比如世界排名,印度队从2015年3月的最低谷173名开始一路高歌,已经在去年拿到了第94名,平了历史最好纪录。短短两年时间,排名提升了近80位,这样的上升势头确实是“开挂”。目前印度排在第97位,仅比历史最好低3位,排在亚洲第15。

在亚洲杯预选赛上,印度力压缅甸和中国澳门,同吉尔吉斯斯坦携手出线,晋级2019年亚洲杯决赛圈。这是印度历史上第四次进入亚洲杯,此前的三次分别为1964年、1984年和2011年。如果您有看文章首段的印度足球历史,那么这三次大赛的结果也并不难猜测,他们分别夺得了亚军、止步第一轮、小组三战皆负。

印度足球队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的成功并没有目前结果所呈现那么必然。毕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上,印度不仅输给了伊朗、阿曼、土库曼斯坦,还输给了人口只有印度0.013%的关岛,以小组垫底的姿态出局。

印度国家队的未来新星们又处在另一番光景之下。今年8月,印度U16在约旦击败了伊拉克,几个小时过后,U20又在西班牙击败了“潘帕斯的未来雄鹰们”阿根廷。这两场胜利为印度足球注入了一管鸡血,连全印度足球联合会(AIFF)都激动声称这是“历史性的”。

战胜伊拉克的印度U16

但是逐一分析,伊拉克虽然在2016年夺得U16冠军,但彼伊拉克非此伊拉克。与印度交手的这一支,充其量只是个残次品。这支队伍的男孩们在乘飞机飞往约旦时,23人中的17人因为携带假护照被拘留扣押,甚至面临终身禁赛的惩罚。这支0-1败给印度的球队,在两天后又以1-7败给了约旦。而那支整整齐齐的伊拉克队伍,对战约旦的战绩则是4-0。

而因为阿根廷的俱乐部没有放走球员们远征参赛,所以出现在西班牙的阿根廷队也不是最佳阵容。与之相反,对阵印度的球队是阿根廷的全替补阵容,首发的11名球员中有10名则是从来没有首发过的,他们在整场比赛中甚至没有更换过球员。更早之前,印度的U17曾1-1逼平过智利,之后又战胜过意大利,这些给传统强队颜色瞧瞧的比赛,最后证明均是对手派出了二队、三队甚至四队参赛。

战胜阿根廷的印度U20

这些看起来非常漂亮的成绩,实际上只是AIFF的政治武器,然后再以成绩为理由向印度体育管理局要钱继续投入到国家队梯队的建设上。据统计,参与U17世界杯的队伍花费了15亿卢比(约1.41亿人民币),他们在世界杯未得1分,也无缘亚足联U19锦标赛资格。U16的花费为9亿卢比(约8460万人民币),他们获得了U17世界杯的资格(中国未获得)。但与此同时,根据AIFF2014-17的战略计划,整个国家的青训和基础建设预算则是平均每年低于6.1亿卢比(约5734万人民币)。

在此基础上,则诞生了一项别具一格的发明,则是集训。

2010年,印度足协成立印度飞箭俱乐部,为了冲击俄罗斯世界杯,将在联赛中没有上场机会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训练。三年后,球队解散。而在印度夺得2017年U17世界杯主办权后,印度足协又重启了这个项目。

这些年轻人组队参加印度甲级联赛,联赛间歇则去海外征战,聚集在一起磨合并积累比赛经验,保持自身状态。而当他们长大后,能进入转会市场,再开启职业生涯。

中国国学大师胡适在一篇题为《印度吾师》的文章中曾说过,“中国花了一千年才逐渐走出印度对中国的文化征服,并取得某些程度的文化独立和思想上的文艺复兴。”虽然这句话传到印度后,“三人成虎”得成为了“印度不费一兵一卒就在文化上征服并统治了中国2000年”,但从某种角度上讲不得不承认,中国足球几经辗转,也在“事实结果”上走上了西天取经的老路。虽然比起印度,国足训练营的选材对象年轻还要大8到10岁。

全印度足球联合会官网

集训模式有效与否,本文不予置评。只是,当投入的大头放在一小部分需要集训的人群,而不是更为普遍的基础建设和青训计划时,当联赛体系混乱不堪并不完善时,印度足球这只“蓝色的老虎”什么时候苏醒,我们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对于成绩尚处中游但志在清华北大的同学,所担心从来都不该是被后进分子反超,而是该想想做些什么,去赶上第一阵营吧。